另辟蹊径,需要我们更多地从规范经济学角度认识问题,寻找答案。
如果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在财富上能早日超过美国——虽然按人均计算,中国在世界上仍将排在七八十位的水平,如果深圳能够真正超越硅谷,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的中心,我想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乐见其成。中国应当尽早营造现代文明的制度资产 今天的中国,仍然主要靠大兴土木、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来维持GDP的增长。
同样的道理,司法制度、社会诚信体系、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产权制度等等,无一不是资产。前面说过,张五常以费雪的天才之见比较中美两国的财富,无疑也是天才之见,但在无数的资产中仅取其中四项来比较,忽视了上述诸多重要的资产,其结论自然出现偏颇。的确,如张老先生所说,像东莞那样的工业区,硅谷今天没有,也永远都不会有。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交易成本的张老先生不可能不知道,交易成本的降低与国民财富的增长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。这些年来,中国富有阶层移民国外者甚众,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。
其一,上面提到的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收益,不是想象的效用,而是真金白银。言下之意,只要中国在科技知识方面改进了,中国的总财富高于美国是可以肯定的。2010年以后才又开始回到波动。
1987年开始我国实施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战略,招商引资,来料加工产品再销到海外去,从而在国内的消费市场未能充分开发的情况下实现了制造业的发展。所以关键的问题,现在要把一些瓶颈,一些制度的障碍消除。随着经济保持稳定发展,结构做一些调整,外资还会慢慢过来。《陆家嘴》:从升值到贬值的拐点,为什么会发生在2014年? 潘英丽:我发现2013年外资有撤离,外商在华创造的就业岗位绝对数从2013年开始下降。
汇率大幅度贬值对中国是不利的,对世界也是不利的。这个是与我们国运有关,但是与国运也不完全是一回事。
我不认为人民币汇率已经可以自由浮动了。从央行的角度来讲,包括央行后来的汇率市场化改革,都是有一个重要的背景的。在1998年3月17日,朱总理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就承诺人民币不贬值。2006年银行盈利已经超过2004年的10倍。
一些国企从银行获得贷款,转手就贷给不能从银行拿到钱的企业。当时有一种说法是,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人民币汇率并轨造成的,因为人民币官方汇率一下子贬57%,提高了竞争力,挤出东南亚的份额。什么叫自由买卖,资金进出很自由。潘英丽: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、投资拉动。
能谈谈您这么多年汇率研究的主要感受吗? 潘英丽:我从读博士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人民币汇率,我的导师陈彪如先生是国际金融的创始人,我的博士论文主要研究拉美国家债务危机。《陆家嘴》:您刚才提到了不赞同自由浮动,理由是什么? 潘英丽:我不主张自由浮动汇率,还是主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。
第二,我们最大的软肋是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很脆弱,一大堆坏账,现在没办法消化。从1946年布林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6年正式取消固定汇率制度,这30年内固定汇率是合法的,浮动汇率是不合法的,哪个国家汇率贬值超过1%,必须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的。
潘英丽:因为金融危机,市场波动很大,我们求稳,这个做法也对,因为两个大国的货币咬住的话,对全球市场是有稳定作用的。如果汇率自由浮动,企业就要承受汇率大幅波动对它财务的冲击。中国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金融危机,就在于我们资本账户是管住的。什么叫外汇管制,就是不自由。双边汇率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各种经济因素。这样我们的汇率基本上还是相对稳定,它并不完全反映市场需求,这个阶段人民币一直是有升值压力的。
所以央行是一直主张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。在1976年以前,浮动是违法行为。
《陆家嘴》: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,人民币重新盯住美元。直到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通过了牙买加协议,第一次承认自由浮动的合法性。
从1997年到2005年,人民币汇率一直是维持在1美元兑人民币8.3元附近。为什么中国不太适合自由浮动汇率?浮动汇率的一个好处是吸收市场的波动。
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长的一个加速增长期。811汇改在国际市场上引起很大的震荡。他们的结论,一种是低估25%,一种说人民币低估40%。中国特色的国有制,消除了信贷的障碍,然后有抵押品的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大干快上,房价上涨,产品出口到国外,就促使企业加杠杆扩张,杠杆率大幅上升。
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,各个国家都受到影响,很多国家的货币出现贬值。看汇率的决定因素,我们还是要讨论经济,经济增长的潜力。
首先自由浮动不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。1976年以后浮动汇率拥有了合法性。
汇率的浮动跟资本账户管理是有关系的。加入WTO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海外市场开发消化持续扩张的产能,从而将传统增长模式的潜能充分释放了出来。
2008年到2013年底,美国量化宽松,全球的利率都接近0了,大家回想一下2013年钱荒时我国的利率有多高。2016年11月份在我们交大安泰召开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闭门会。当时朱总理十八般武艺用上去,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重组。一直到2013年底人民币汇率保持着升值的趋势,2014年开始出现贬值的苗头。
当时还有很多学者,比如彼得森研究所一些学者,研究人民币到底低估了多少。这个汇率就相当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。
它会有一个可控的软着落,最后是落到5%上下,还会走段平台期。所以预期自我实现,那就会不断地贬下去。
第二个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加杠杆。咬定美元,意味着相对其他货币来讲,人民币是贬值的。